中醫外治法歷史悠久,《圣濟總錄》曰:“治外者,由外以通內”。宋元時期提出的“外治經皮給藥”更是進一步闡明了中醫外治法的理論基礎。中醫外治法既有避免肝臟首過效應對中藥藥效的影響,更有局部給藥、透皮吸收、直達病所的優勢。
當代部分醫家認為,中醫外治法更貼合目前所謂“靶向用藥”的原則。而中藥熱奄包是中醫外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在內、外、婦、兒、骨各科疾病及痛證方面有重要的輔助治療作用,下面就讓我帶您深入了解一下吧!
中藥熱奄包用于內科疾病多治療呼吸系統、循環系統、泌尿系統、消化系統,例如咳嗽、感冒、腎病綜合征、尿道感染、胃痛、胃脹、便秘、腹瀉等疾病,治療效果令人滿意。外科疾病主要應用于術后幫助病人加強胃腸功能及緩解疼痛。骨科將其運用于治療頸肩要腿背等各種痛證,藥物有效成分可經皮膚表面滲入進關節,達到減輕或消除局部疼痛的有效作用。
而中藥熱奄包在婦科、產科、兒科的應用更是廣泛。可緩解盆腔炎患者的腹痛,促進盆腔積液的快速吸收;也可緩解婦女月經期的各種不適,如痛經、腰骶酸痛及墜脹感等;可幫助人流術后、診刮術、取(放)環術、宮頸術后、輸卵管通液、宮腔鏡術后的患者有效緩解疼痛及疼痛帶來的胃腸道不適癥狀;對于腹腔鏡和開腹手術的患者,可縮短其第一次排氣時間,幫助其快速恢復胃腸道功能,以及緩解麻醉藥效退去后的術口疼痛,從而改善患者因切口疼痛引起的煩躁、焦慮情緒。同樣,產科也將其運用于緩解剖宮產術后的疼痛及恢復胃腸功能,幫助產婦產后子宮復舊及產后身痛、產后小便不利、產后尿失禁等。在治療小兒夜啼、腹瀉、便秘、積食、咳嗽、感冒、過敏性紫癜等疾病方面效果也令人滿意,以熱刺激來充分發揮藥效。
中藥熱奄包充分利用了經絡“溝通表里、貫穿上下”的特點,對局部及全身性疾病均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。看到這里,您是否對中藥熱奄包有一定的了解了呢?